《阿Q正傳》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,是中國作家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。魯迅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,本質上是希望寫出一個近代中國人的魂靈來。
阿Q這一形象有其複雜的性格,但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複雜。在受人欺壓時用精神勝利法來使自己獲得感情上的平衡,他缺乏精神面的執著追求;反之,阿Q玩世不恭的態度反映出地痞無賴式無產者並無堅定的信念。
《阿Q正傳》寫出辛亥革命並未給農村帶來真正的改革,並透過農村貧苦僱農阿Q的形象,影射出人的劣根性,如卑怯、投機、誇大狂與妄自尊大等。
魯迅以思想家的深邃思考,以文學家的敏感專注,觀察、分析著所經歷的一切,感受著時代的脈搏,觀察著自己所經歷的革命,以及所處社會和所接觸人們的精神狀態。這就是《阿Q正傳》的寫作背景。